镇安县西口法庭: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争创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

27.png

  今年以来,镇安县人民法院西口法庭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强诉源治理、执源治理,通过源头预防、诉前调解、督促履行、多元共治,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0.png

  源头预防未病

  “如果证据不足,或者原告主张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都有可能造成败诉的法律后果。”不久前,西口法庭在办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时,承办法官向村委会工作人员和群众释明诉讼风险。

  “法庭受理的大部分案件基本事实较为清楚,但原告出于种种原因对裁判结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提出的诉讼请求很不合理,导致被告接到起诉书后,往往会产生很重的抵触情绪,调解和主动履行的可能性变小。”西口法庭庭长梁志强说。

  对此,西口法庭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对原告进行诉讼风险的释明,告知其诉讼请求不被法庭支持后产生的不利后果。同时,在送达阶段认真听取被告意见,对被告提出的一些疑问进行适当的解释,帮助和原告进行沟通。

  西口法庭通过加强诉源治理和执源治理,使一部分案件直接化解在诉前,取得了源头预防治未病的效果。

  释法说理促履行

  “谢谢法官,两家的事情彻底解决了,心里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近日,西口法庭在调解并当场履行完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后,当事人向法庭表示感谢。

  “对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督促当事人当场履行义务。”梁志强说,西口法庭坚持在诉讼中告知当事人履行义务及风险,在判决后加强释法说理,并在判决书和调解书中引入按期履行内容,警示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按期履行。

  不仅如此,西口法庭对法律文书生效后未履行的案件定期梳理,告知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建议其主动履行,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

  西口法庭通过“调解+督促履行”,积极探索执源治理新举措,实现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转变。

56.png

  业务培训强技巧

  从民间借贷纠纷讲到婚姻家庭纠纷,从法律规定讲到调解技巧......。8月6日,西口法庭法官走进西口回族镇岭沟、青树两个村,对村上的30多名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中利率要符合现行法律规定。”法官从基层实际出发,引导参训调解员认识到调解不仅要法理情相结合,还要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

  整场培训内容脉络清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使参训的调解员受益匪浅,提升了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为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增效,西口法庭常态化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切实夯实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刘晨 通讯员:辛恒卫)



期待您.png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