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远彦
七月的界河村,早晨有一丝丝的凉意。张德清早早起床,带着驻村干部,顺着弯曲的公路往上走,边走边看路边绿油油的烟叶,青绿色的核桃挂在枝头,长势喜人。
中午,他忙完手头的工作。带着草帽,拿着笔记本,深入农户家里了解情况。张家有三个孩子上学,父母是高龄老人,需要申请补助;李家种植烤烟30亩,需要技术员上门指导;杨新秀家里失火,需要资金帮扶;今年考取一本大学生需要申请补助……屋檐下,田埂旁,留下了他一串串足迹;笔记本上,记下了界河村一户户的信息数据,一件件需要及时解决的棘手问题。
晚上,当男人在广场健身器材上健身,女人在广场跳着广场舞,孩子在广场上跑来跑去,他却在村委会二楼第一书记办公室里整理群众数据,撰写汇报资料,制定相关制度……
走进他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放着界河村振兴规划;翻开他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一串串数据。
笔者通过多次联系,想对他进行专访,他都婉言谢绝。总是这样说:“来界河驻村,是我自己申请的;为界河群众办事,是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我很普通,没有干出成绩。”
7月19日,天空中下着小雨。笔者见到他满脚是泥,正在策划界河村的新水井,解决当前干旱群众的饮食问题。忙碌的间隙,笔者采访了他。
这就是陕西省劳动模范,感动商洛十大人物之一,镇安县红星党员,商洛市发改委驻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第一书记张德清。
驻村界河了解村情
他是2021年11月被市发改委选派到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担任第一书记。第一次来到界河村,映入他眼帘的是,荒草丛生的山坡土地,凹凸不平的水泥公路,没有产业的贫困村落。
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帮助他们找到致富的路子,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他每天起早贪黑入户走访,了解界河村情实际,参加了村“两委”的所有会议,和村“两委”成员进行了深入交谈;制定了界河村乡村振兴实施规划。他顶烈日,淋雨水,走在弯曲的砂石小路上。通过走访得知,界河村隶属于镇安县东南边陲,距离镇安县城98公里,全村1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982户3427人,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有耕地8523亩,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950元,集体经济全年收入20万元。
了解到这些数据,他开始梳理村上致富带头人,现有产业状况,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与界河村委会一起制定发展规划。万事开头难。他一边联系实际情况,一边制定政策,一边争取上级项目资助,帮助村民早日致富。经过几个月的扎根调研,让他逐渐理清工作思路,着手制定了《界河村发展规划(2021—2025)》,确定了“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生活富裕”的工作思路,绘制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到了冬天,界河村天寒地冻,寒气袭人。每次起床,洗漱结束,他总会看到学生带着帽子与手套,背着书包上学的情景。但每次放学路上,他总看到孩子冻伤的脸蛋与小手,他把眼前的情况记下来,想尽办法帮助解决问题。
在他心里,界河百姓就是他的亲人。每次百姓见到他,总会与他说几句。他总是把百姓的冷暖记在心里。一件一件的落实,一户一户的帮扶。
制定计划 解决问题
为了让村民早日致富,他多方奔走,争取上级资金 212 万元,修复改造水毁道路、培育产业发展、整治村庄环境。他起早贪黑走访入户,了解界河村民生活现状,了解村发展滞后的短板。他了解村情,多次召开村经济发展部署会,先后给界河村带动产业建设,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他牺牲周末时间,动用同学之间关系,到西安对接爱心企业,给界河小学捐赠立体式空调 6 台,解决乡村孩子上课受冻的现状。捐赠电脑 6 台,A3 打印机 1 台,图书 2000 册,2 幅室外羽毛球架,价值 10 万元。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为 230 户群众送去了棉被;积极联系爱心人士资助 3 名困难大学生上学贫困难题,每人每年 3000 元。为带动村民收入,推动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将界河村纳入苏陕两省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他心系群众,用心驻村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称赞”。界河村村长谢中生高兴地说,“我们两委会干部和一些群众私底下都说,张书记是我们界河村的福星,他来了,界河乡村振兴就有希望了,我们的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张德清履职尽责,一心为民。来到界河,为当地百姓解决难题,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是一位群众拥护党委信任的优秀驻村书记。”米粮镇党委书记刘应华说。
为了让界河村快速发展,他想方设法制定方案,与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双垅社区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桥林街道双垅社区将在产业、商贸、消费、智力、建设等领域选择合适的帮扶方式,支持界河村发展。”“感谢南京市对口支援商洛工作组和浦口区驻镇安县工作队的牵线搭桥,感谢市县发改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市发改委驻村第一书记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界河乡村振兴按下快捷键。”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支部书记尹章朝说。
说起苏陕协作对界河村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市发改委驻界河村第一书记张德清说道,“2021年,我们争取苏陕协作乡村振兴资金206万元,新修硬化道路1.8公里、修复硬化道路1.5公里,改造提升香菇大棚42个,发展村集体经济香菇8万袋、烤烟200亩,改造旱厕20个,被省发改委列入全省苏陕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2022年,我们争取苏陕协作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资金20万元,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站1座,发展农家乐2家、民宿1家,有效推进了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步伐。近期我们还申报了苏陕协作社区工厂项目,计划建设红薯粉条、土蜂蜜、腊肉、球盖菇等农产品生产线,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谈起苏陕协作未来发展愿景,张德清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界河村将抢抓苏陕协作机遇,借力借智谋发展,群策群力促振兴,重点培育发展千亩红仁核桃、千亩烤烟、千亩中药材、700亩蚕桑、150万棒食用菌、1兆瓦分布式光伏屋顶电站、1000箱中华蜂以及养殖等,构建以中药材、烤烟、红仁核桃、光伏、蚕桑、食用菌、养殖为主的“七大产业板块”,加快实施道路改造提升、安全饮水保障、垃圾污水处理、民居环境提升等补短板工程,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成色,真正将界河村打造成“以农兴产、以产促贸、农贸融合”的苏陕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
为了让界河村群众富起来,驻村第一书记张德清俯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下田地、访农户、问民情。通过对比,张德清确定了发展球盖菇绿色种植,推动界河村乡村振兴发展。他先后争取食用菌专项扶贫资金20余万元,发展界河村食用菌产业,为充分发挥菌菇产业的“造血”功能,产业发展与“扶贫扶志”相结合,界河村集体经济项目种植,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向村民租赁流转土地10余亩用于球盖菇种植,同时组织村民参与菌菇基地日常管理采摘加工,获取劳务报酬,激发内生动力,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蒋国霞是界河村村民,多年来靠在外打工维持生计。随着孩子长大,上学需要人照顾,父亲年龄增大,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好孩子上学,个高龄父亲做饭。自村里开始发展球盖菇产业,她便成了一名“上班族”,翻土、种植菌种,采摘球盖菇……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让蒋国霞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像我们这些在家带娃的妇女,娃念书去了,也没啥事干,现在好了,还能到地里干点手上活,不累还挣钱,主要这离家近,一天收入也不错,我在这干得很舒心。”蒋国霞说着话,手里的活也没耽误。
“我们是今年3月种植的,到现在开始收成,今年球盖菇长势良好 ,预计亩产能够达到量5000斤鲜菇,每斤7元市场价,亩产效益35000元。现在每天有务工人员5人左右,每人每天70元,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带动了界河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后期我们会将菌菇收入用于村民分红、公益岗位支出、基础设施改善和菌菇事业再发展。” 张德清说。
为了壮大村集体产业,他制定方案,在市发改委的协助下,商洛市秦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贤臣深入界河村指导养殖产业发展,并向界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捐赠“八戒”黑猪仔100头,预计增收3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带动群众就业7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为了缓解旱情,解决界河群众饮水不足难题,张德清筹建的饮水工程正在有序开展,预计七月底水井就能建成使用。预计八月底社区工厂、农产品交易中心、食用菌大棚以及街道硬化全部开工建设。
针对实际 关爱群众
2021年疫情爆发期间,为了做好防控,确保界河群众的平安。他在村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联系陕西丰上鑫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向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捐赠医用一次性口罩2万只,冬季防护服10套,以及酒精60瓶,帮助界河村打赢疫情防控战。
2021年12月21日晚,界河村八组杨新秀老人因做饭失火,导致住房烧毁,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德清与村干部迅速赶到现场,奋力扑救,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68岁的杨新秀,没有劳动能力,孩子外出打工,家中生活十分困难,突如其来的大火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杨新秀家中失火的事,牵动着商洛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同志的心。商洛市发改委主任王宇鹏得知灾情后,立即嘱托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德清给老人送去2000现金与两床被子,尽快修善房屋,鼓励杨新秀同困难作斗争,早日恢复生产生活。
今年45岁的毛加双,是一名党员,也是界河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过上好日子,“当初种黄姜市场行情好,可挖出来的时候,价格却掉下来了,后来又种植油用牡丹,最后还是失败了!”毛加双坦言,为了过上好日子,没少折腾。
不服输的毛家双种植烤烟已有5年历史。前几年种植规模小。为了带动村民致富,今年他以每亩300元的价格租赁流转土地80亩,加上自己的18亩地,用来种植烤烟,同时组织村民参与烤烟基地日常管理和加工,获取劳务报酬,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种烤烟已成为他的“致富路”。毛家双说:“今年我家种的烤烟,都是按照烟草站技术员的要求种植的,烟苗长势很好。”
界河村隶属于镇安县东南边陲。独特的气候、土壤都十分适合种植烤烟。该村土壤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元素,种出的烟叶具有成熟度好、颜色橘黄、厚度适中、香气细腻等诸多优点,再加上市发改委第一书记张德清联系专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让烤烟产量逐年提升。
因病致贫的李彦有,曾经是界河村十二组贫困户。多年前,李彦有在矿山打工落下了尘肺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妻子邓世兰是一位盲人,生活不能自理。患有尘肺病的他既要服侍妻子,又要照顾女儿,一家生活全凭自己在家门口打零活维持。“现在,我利用周末时间,虽然干不了重活,就去烟地做工,既照顾了妻子和女儿,又能挣到80元日工资。”李彦有乐呵呵地说,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界河村今年共种植的烤烟290亩,除了带动村民增收外,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商洛市发改委驻界河村第一书记张德清说。
“‘黄金叶’托起了我的致富梦。种植烤烟不仅给自己增加收入,还可以为村里的村民提供就业,增加收入。”界河村烤烟种植户毛家双满脸笑容地说。
近年来,商洛市发改委抽调精兵强将驻村帮扶,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想方设法培育产业。目前,界河村种植球盖菇10亩,养猪260头,养牛70头,养羊100只,养鸡600只。增加苍术,柴胡种植360亩。
据记张德清介绍,为了扶持村上发展产业,发改委针对界河村实际情况,多渠道争取资金,组织群众外出考察,深入农户了解情况,针对实际情况制定致富方案,开展志智双扶活动,让贫困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依据村情,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让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农民增收渠道更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的界河村,路面通畅、宽敞干净,村民屋内物品摆放整齐,环境卫生、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正在广场上打扫卫生的保洁员蒋国建说:“现在的村子越来越干净了,比以前也好打扫了,村民素质也提高了,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
扎根在界河,付出的是真情。张德清用行动改变着界河的面貌。驻村一年多来,尽管村民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收入有了提高,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张德清觉得远远不够。他表示,将继续夯实基层党建,制定发展方案,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乡村风貌,早日将界河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