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镇安县双龙村:“小积分” 兑出 “大文明”

  (匡培印 通讯员:辛恒卫)

2.png

  “存进去的是善心义举,取出来的是乡风文明”。为激发广大村民勤劳致富、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从 2017 年起,商洛市镇安县回龙镇双龙村将 “道德银行” 作为创新基层治理、增强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与平台,精心打造 “微善小超” 储蓄互助平台。通过给村民的 “美德” 打分,以 “存美德、挣积分、换实惠” 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法治乡村建设深度融合,营造出存储爱心、支取快乐、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1.png

  一大早,镇安县回龙镇双龙村 “道德银行” 的积分管理员董明芳打开 “超市” 大门,烧上热水,把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整齐,等待 “顾客” 上门。今天是村 “道德银行” 的积分兑换日,村民们三两成群,拿着自己的道德积分卡来 “购买” 商品。

  “我这个月的积分能换洗衣液和两个洗脸盆呢,没想到平时随手做的事能换东西,太棒了!” 前来积分超市兑换物品的李大嫂兴奋地说。

  “村民注册成为志愿者,就能开通‘道德银行’账号,拥有一本自己的‘积分卡’,积分可以随时在‘道德银行’兑换礼品。” 双龙村 “道德银行” 负责人董明芳一边给村民兑换生活用品,一边介绍,“双龙村的‘道德银行’2017 年成立,鼓励大家把助人为乐、帮困扶弱、拾金不昧、参加公益服务等体现良好社会风气的行为当作‘存款’存入‘道德银行’。村民每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或者做一件好事加 5 分,做一件坏事或者有影响全村形象的违法行为,视情况扣 5 分、10 分不等。用大家的话说,就是把好人好事存起来,把坏人坏事罚起来,积分越多,能兑换的生活用品也就越多。”

2.png

  为确保积分兑换管理规范合理、切实有效,结合双龙村的治理实际,村里制定了《回龙镇双龙村 “道德银行” 积分管理制度》。确定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全刚担任 “道德银行” 行长,村委会副主任董明芳担任副行长,党员董连尧、徐敬兰和村民代表李康青担任理事,营业员由董明芳兼任。设立正向加分项目和负面扣分清单,围绕 “环境整治、爱亲友善、知晓政策、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等方面逐一明确标准,实行 “一月一评比、一季一兑换、一年一表彰”,保证评分公开、公平、公正。同时,村上还把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辖区文明单位创建、文明家庭评选、身边好人推荐、干部考核考察等各类评优的重要依据。

  双龙村党支部书记杨登平介绍:“村上‘道德银行’积分兑换的物资资金,由村上自筹、企业捐赠和驻村单位资助三部分组成,每年大概有 3 万多元用于购买积分物资。以前,一些村民乱丢、乱放、乱扔、乱搭、乱建等现象屡禁不止,是村上治理的一大难题。自从成立‘道德银行’,村民成为储户,做好事就给积分,有不文明行为或干坏事就扣分。这样一来,大家都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争做好事,多攒积分,都想把更多精神财富存进‘道德银行’,村民素质明显提高了。”

  村委会副主任、“道德银行” 副行长兼营业员董明芳以身作则,积极做好事,为村民树立榜样。只要天气好,总能看到她带头清理村里环境,发现垃圾就随手捡起来装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帮忙。她说:“我要带头做好事,这张‘存折’里的积分能在村‘道德银行’兑换实物,这既是物质奖励,更是精神鼓励。” 在董明芳带动下,全村已有 30 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 “道德银行” 积分活动,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

3.png

  “‘道德银行’作为倡导文明风尚、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把无形的道德转化为有形的物品,对双龙村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党支部书记杨登平说。

  据不完全统计,双龙村 “道德银行” 投入运行以来,已吸引 310 户村民开户,累计积分 88000 余分。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