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中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苏欣)
一、就业见习政策提出背景和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 号),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人社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制定《“三年百万”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该计划从 2009 年至 2011 年,拓展并规范一批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3 年内组织 100 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 3 - 6 个月的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既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助其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又激发了用人单位扩岗招人热情,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举措。鉴于此,陕西省自 2012 年起将就业见习作为就业服务常态化工作持续开展,先后出台《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把就业见习纳入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就业见习政策,但实际运行中存在青年群体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度不高、就业见习规模不大等问题。针对这些,本次调研以汉中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 12 家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26 家见习单位和 104 名见习人员进行调查与个别访谈,并从就业见习政策的宣传对接、岗位开发、人员招募、补贴发放、监督管理和促就业成效等六个政策实施方面,分析政策执行情况与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汉中市就业见习政策的实施情况
(一)就业见习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持续扩大
就业见习政策由全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通过 “线上 + 线下” 结合方式宣传。2022 年至 2024 年,累计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政策宣传 1302 条,组织在线直播推介活动 223 次;线下通过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设立就业政策宣传区现场解读政策,发放宣传资料 24792 份。同时,毕业季先后 16 次深入汉中本地高校举办就业政策宣讲会,提高就业见习等政策在青年群体中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促进青年就业。
(二)就业见习岗位的开发扩面提质
近年来,汉中市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等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多元化见习需求。2022 年至 2024 年,通过秦云就业和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等渠道对外发布见习单位 881 个,见习岗位 14278 个,行业涵盖教育、医疗、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三)就业见习人员的招募人数稳中求进
就业见习人员招募采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推荐和见习单位自主招募相结合的形式。2022 年至 2024 年,全市累计为 1.3 万余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推荐见习岗位,先后有 6002 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上岗见习,平均每年上岗人数占年任务数的 121.3%。
(四)就业见习补贴发放的资金量逐步提高
随着就业见习政策不断调整,见习补贴从最初的 300 元 / 月逐步调至 1700 元 / 月,将 16 - 24 岁的失业青年纳入就业见习申报范围,人身意外险提至 30 元 / 月,新增 “剩余期限见习补贴” 和 “指导管理费” 两项内容,政策吸引力增强。2022 年至 2024 年,全市共兑付保险、生活补贴、留用补贴 3632.389 万元,见习补贴发放资金量逐年攀升。
(五)见习单位的监督管理持续加强
见习人员上岗期间,全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抽查和资料审核方式,对见习单位进行日常监督管理。2022 年至 2024 年,全市共组织现场检查 560 次,检查见习单位 1132 家,电话抽查见习人员 5498 人,取消不符合要求见习单位 11 家,取消不合规见习人员 92 名。
(六)见习人员的就业能力提升较为显著
就业见习政策实施以来,获见习人员充分认可。满意度调查显示,96.2% 的见习人员对当前见习岗位满意。其中,48% 的见习人员认为见习岗位专业对口,积累了工作经验;32% 的见习人员认为能学到技术。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见习人员均表示积累了工作经验,学会某项工作技能。从调查结果看,见习人员对就业见习政策认同度较高,且均认为通过见习提升了自身就业能力。
在通过见习实现就业的成效方面,2022 年至 2024 年结束见习的 5519 人中,有 2824 人通过见习实现就业。其中,在其他单位就业 2144 人,实现就业率 51.2%;见习单位留用 644 人,留用率 11.7%。
三、就业见习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目标群体对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知晓度不高
问卷结果显示,57.7% 的见习人员获取见习信息的渠道为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网络营销号;15.4% 来自朋友熟人介绍;7.7% 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推介;3.8% 来自政府官方网络平台。而 90.9% 的见习单位是从同行或朋友处了解到见习政策。这反映出官方宣传平台在企业单位、高校毕业生中知晓度不高,宣传途径和方式较为单一陈旧、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二)见习直接促进就业的成效有待提升
2022 年至 2024 年,通过参加就业见习实现就业率 51.2%,留用率 11.7%,见习人员的实现就业率尤其是留用率较低,原因可从以下 5 个方面分析。
体制内见习单位比例过高影响留用率:2022 年至 2024 年,全市共有 467 个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见习工作,占见习单位总数的 53%。机关事业单位因 “凡进必考” 的招录方式不能留用见习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留用率。
见习岗位类别比重不合理:2022 年至 2024 年,结束见习人员岗位类别人数最多的是综合岗位 / 文员,占总岗位数的 50.8%。从 2022 - 2023 年见习留用人员的岗位类别看,医护、工业技术和教师岗位留用人员较多,占留用人员总数的 92.1%。结果表明,当前见习岗位与留用岗位的类别比重差异较大,全市对专业技术和高新技术等留用率高的岗位开发力度不足。
见习人员培养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的培养意愿:调查发现,见习单位存在 “见习人员较难留用” 和 “见习人员管理成本较高” 两方面问题。见习单位认为见习人员稳定性不足,见习协议并非正式劳动合同,对双方无法律约束力,见习人员可随时因个人原因离职。且见习补贴发放数额仅与见习人员出勤天数挂钩,若见习单位不提供额外补贴,无法用薪酬体制调动见习人员工作绩效。因此,见习单位一般将见习人员安排在可替代性强的辅助岗位,不倾注资源着力培养,导致见习人员成长慢且难被留用。
见习人员一般将见习作为备考和求职过渡期:问卷结果表明,仅有 23% 的见习人员想要争取留用,54% 的见习人员将见习作为备考和正式求职的暂时过渡,未考虑留用就业。见习人员的就业意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见习的实现就业率和留用率。
(三)就业见习政策的执行效果评估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自 2019 年以来,全市未开展过见习示范基地评选活动。一方面,全市未建立见习示范基地评选和管理等相关制度体系;另一方面,现有见习单位中机关事业单位较多,能每年稳定提供见习岗位并留用见习人员的企事业单位较少,未形成竞争性市场,评选示范典型的条件不成熟。当前对见习单位的评估仅限于准入条件和终止资格审核,见习单位只要不触发负面清单,就可同等享受见习补贴政策。这种无差别成效评估方式使见习单位在见习人员培养和管理方面缺乏积极性,不愿投入过多人力物力,最终影响就业见习政策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方面的成效。
(四)见习人员的权益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
就业见习是就业准备活动,并非建立正式劳动关系,见习期间的工作时间、补贴待遇、保险福利等与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不同,无法通过《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获得权益救济。本次问卷调查中,有留用意愿的见习人员认为合理见习期限为 3 - 6 个月,最长不超过 6 个月,希望尽早与见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见习单位认为 12 个月见习期限较合理,普遍希望延长见习期限。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时,见习单位仍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之前见习期限不计入工龄,无法折算社保。这实际上延长了留用人员入职考察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留用人员工资待遇。
此外,部分从事轻工、制造业的见习单位认为,目前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无法覆盖见习期间职业风险,若发生工伤,将被认定为侵权责任,由见习单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见习期内参加社会保险,将因被认定建立正式劳动关系而终止见习,使部分企业对开展见习工作有所顾虑。
四、就业见习政策实施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宣传推介
持续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打造 “叫得响”、“群众认可度高” 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品牌,提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夯实基层导向的就业公共服务基础,将见习岗位发布与校园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 建设、“家门口” 就业服务站建设相结合,设立就业见习政策发布专区、就业见习岗位动态信息库,让就业见习政策具象化传递给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等青年群体。结合 “人社工作进园区” 等活动,主动深入规上企业,实地宣讲就业见习政策,挖掘优质见习单位,吸引更多潜在见习单位申请加入。坚持数字赋能,维护好、推广好省级就业见习服务专区和市级岗位发布平台。在宣传内容上,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注重邀请享受过见习政策的个人或单位出镜,以自身实际经历现身说法,让宣传内容更具代入感和吸引力。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