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秋

  作者:辛恒卫

  三年前的2020年临近中秋,我耐不住城里的寂寞,周末,我匆匆回到了镇安素有“小江南”之称的老家程家川,这也是我与八十有五的父亲最后一次见面,时隔半月后父亲突发心梗就永远离开了我。

  那天,等我到了家门口,父母浑然不知,我看见父亲在家里喝酒,菜是母亲从菜地种出来的,自家土鸡生的鸡,十里荷塘的新鲜鱼虾,还有自己养的土猪肉。父亲喝得很高兴,他永远是个浪漫的人。母亲还没有开始吃饭,静静坐在夕阳里,像一幅画。夕阳里,我看不清父亲的表情,阴影笼罩着他。我从阴影里看到了他的白发,那些白发夹杂在黑发当中,当我看到父亲的白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我和父母这样坐在一起吃饭的日子已经久违了。这些年,村子里的年轻人纷纷离开村庄,出去打工了,留下屋舍和曾经的欢笑。老人和儿童留了下来,坚守着这片的乡土。这时,父亲问我,今年可回家过中秋。我突然想起,因孩子上初中,老婆又患上麻烦的冠心病,我已有两年没有回老家陪父母过中秋节了。

  儿时的中秋节,忽地在我幼小心灵的底板上生动起来。那时镇安山里农村物资的贫乏,难得好好过一回中秋,中秋节前几天,母亲就开始自制月饼馅儿,原料主要有白糖、核桃仁、芝麻等。母亲先把两团和好的面擀成薄薄的两片,中间撒一层搭配好的馅儿,然后把它们的边缘紧紧地捏在一起,放在圆圆的月饼模子里,模子上有凹凸不平月饼图案,轻轻一压,月饼的图纹就印到了上面。再把做好的月饼放在自家的土锅里,同时还要给月饼打上气眼、刷好香油,月饼要好时,总有一股浓烈的香味从我家的烟囱随着袅袅青烟飘荡在乡村的天空中。

  儿时中秋节的夜晚,父母将自制的手工“土月饼”、核桃、板栗、石榴等土特产作为产品摆在贡桌上,朝着月亮祭拜。祭毕,一家人围桌而坐,一面吃团圆饭,一面赏天上圆月,小院里谈笑风生,一家人尽享团圆之乐。而我们这群孩子吃过团圆饭,相邀来到秋色如韵小河边,一边玩捉迷藏,一边把从家里带来的月饼摆到瓜果飘香的小河旁,那月饼的香气直渗入我们口鼻,让我们馋得口水直流。在吃之前,小伙伴们都要对各家的月饼评头论足一番,哪家的月饼馅儿放多了,哪家的月饼馅儿白糖放少了,哪个家月饼火候不足不松酥等。然后大家狼吞虎咽吃了起来,一会儿就吃了个精光。意犹未尽的小伙伴们又开始了另一个节目“摸秋”。小伙伴们窜到村里七十多岁徐大爷的家瓜地里偷摘他家的西瓜、香瓜(从新疆买的西瓜、香瓜种子,种出来后瓜个小,但香甜),个个吃得肚儿圆。中秋节那天,七十多岁的徐大爷总会喝上两杯小酒,在瓜棚早早就睡下了,让我们这群孩子尝到摸秋的快乐。直到后半夜秋凉如水,丝丝凉意袭来,我们才像倦鸟归林一样,踏着月光各自回家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徐大爷拾起瓜田的瓜皮,摇摇头笑着说,老了,老了,看瓜让这群孩子糟蹋的,但他没有丝毫责怪,因为八月十五摸秋是风俗,越摸越发。明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如今,镇安家乡程家川随着人口迁移,到城里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物资丰富的当下,家家不做月饼了,在家只要想吃月饼,超市里各种月饼应有尽有,到超市里去买就行了,西瓜、香瓜、苹果、核桃、桃子也多到吃不掉,即使留守儿童谁还继承我们儿时摸秋的风俗?儿时家乡的中秋节成了我心底那份始终抹不去的乡愁。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