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助老 暖心服务--西安高新区人社局“助老服务专区”正式启用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响应中央“发展老龄事业大力营造全社会敬老养老助老风气”号召,弘扬助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办事体验,西安市高新区人社局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经过系统谋划、紧张筹备,人社业务“助老服务专区”于近日正式启用。

  “助老服务专区”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创新并行,包含多媒体展示、咨询快办和爱心服务等功能区域。其中,多媒体展示区域将传统的办事指南转化录制成小视频通过多媒体屏进行滚动播放,使老年人更方便直观了解政策;咨询快办区域通过设置咨询台、安排帮办人员、摆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从咨询到接待的全程帮办服务;爱心服务区域专门设置两个助老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人事人才等人社业务综窗受理服务。另外,“助老服务专区”根据老年人办事多元需求贴心配备了爱心专座、医疗设备、老花镜、口罩、雨伞、饮水机等多种助老设施,为老年人业务经办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走出去、迎上来,涉老业务“零等待”

  “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良好助老服务氛围,提升人社窗口助老服务水平,特郑重承诺:用微笑服务和礼貌用语真诚对待每一位老年人,细致耐心地为老年人释疑解答……”,在助老服务专区墙壁上,这样的敬老助老服务承诺引人注目,条条款款的暖心承诺正是高新人社人助老服务的行动指南。

  刘大爷自去年退休后一直定居外省,近期借回陕探亲之机,来到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咨询养老资格认证事宜。辅导帮办人员看到刘大爷主动迎上前去,将刘大爷引导到“助老服务专区”。专区特设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告知刘大爷这项业务可以“掌上办”,随即帮助刘大爷利用陕西养老保险APP完成养老资格认证,并邀请他加入退休人员微信群,方便他获知最新消息。“在这里办业务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舒服,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对我们老年人的关怀,要不是还有事要办,我真舍不得走哩!”刘大爷笑着说。

  一对一、手把手,业务办理“一站式”

  秉持“走出柜台,迎上群众”的主动服务理念,高新区人社局安排专人在“助老服务专区”进行政策咨询、业务办理、信息查询、资料预审等辅导帮办服务,使老年人感受到全程陪伴、全程帮办、零差错的贴心服务。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吴女士来说,10月9日让她无比期待,因为这一天是她预约办退休的日子。这一天,吴女士带着资料来到政务服务大厅,在“助老服务专区”值班的“党员示范岗”张瑞热情接待了吴女士,了解到吴女士存在未合并的省内职工缴费记录但时间久远难以查证的情况后,主动帮助吴女士联系了原参保单位和相关部门,及时办理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账户合并手续。遗留问题处理完成后,吴女士按照职工退休“打包办”的有关流程,在退休涉及的14项业务中选择了自己所需办理的事项。不排队、全程帮办的服务模式让吴女士十分满意,她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社局作为和群众关系最为紧密的民生部门,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事办好。‘助老服务专区’的揭牌启用标志着高新区人社局助老服务进入新阶段,也是我们做好民生服务的新起点,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要持续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出发做好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的工作,让老年人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人社温暖。”西安高新区人社局局长魏萍在“助老服务专区”的揭牌仪式上表示。

  “助老服务专区”的启用是西安高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举措之一。西安高新区人社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人社部进一步优化人社公共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工作部署,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通过深入实施“一窗办”、“平行办”、“打包办”、“提速办”、“就近办”、“自助办”等举措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在人社业务经办过程中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服务,打通助老服务的“最后一米”,致力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助力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 (通讯员:许妍)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