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毛绒玩具再度亮相国际舞台

  (作者:李万华 张沛瑛)

7.png

  2023年8月21 至25日,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承办的“乌兹别克斯坦减贫官员研修班”在线上举办。我市发展毛绒玩具产业解决群众就业的做法,作为优秀减贫案例在研修班上分享传播。这是安康发展毛绒玩具产业解决群众就业做法,继2022年10月被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之后,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亮相。

1.png

  8月24日下午,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万华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线为乌兹别克斯坦基层一线减贫官员从安康市毛绒玩具产业发展历程和背景、做法与成效、经验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2.png

3.png

  据悉,本次“乌兹别克斯坦减贫官员研修班”在乌国内设置了200多个分会场,9000多名基层一线减贫官员参加培训。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从全国择优挑选了10个典型案例进行分享,安康发展毛绒玩具产业解决群众就业做法也是陕西省唯一在本次研修班分享的案例。研修班开班前期,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将分享课件翻译为俄文版,分享时由俄语老师进行同步翻译。


  小玩具做出大文章

  安康市大力发展毛绒玩具产业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一、安康市发展毛绒玩具产业背景和现状

  安康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位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结合部,曾属于国家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国家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下辖1区8县1个县级市,总人口303万,面积2.35万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8.04万户,贫困人口数量为51.35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总量的22.45%,2020年底前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安康市曾是陕西脱贫攻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截至“十三五”末,安康市累计建设易地搬迁安置区1364个,搬迁群众26.73万户93.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约三分之一;其中“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0.54万户33.52万人,占全省扶贫搬迁总人数39.7%。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山上搬到县城周边、集镇附近或安置社区,形成了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劳动力局部富集。如何让搬迁贫困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安康市需要破解的首要难题。

  为有效解决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群众就业增收,从2017年11月起,抢抓苏陕扶贫协作和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以新社区工厂为载体,大力发展毛绒玩具产业,把工厂办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楼上居住、楼下上班”,取得了农民就业、工厂发展、乡风和谐、社区繁荣、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通过5年多时间的努力,安康毛绒玩具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招引一家企业到培育成一项产业的深度裂变。从2017年12月28日,第一家毛绒玩具企业在紫阳蒿坪落户,到2023年6月底全市正常生产经营毛绒玩具(织袜)共计763家(点),吸纳就业1.8万人,其中脱贫人口4231人,月平均工资达到2600元左右。2022年实现产值51.67亿元,完成出口4.1亿元。安康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毛绒玩具加工基地,今年6月,被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授予“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高点统筹谋划。安康市将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作为全市最大的扶贫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为产业链链长的组织机构,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打造安康新兴支柱产业的意见》,从资金补贴、融资贷款、税收优惠、就业扶持、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制定《安康市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安康市毛绒玩具(织袜)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始终秉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干事创业精神,明确“市域统筹、县镇主战、社区承载、四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探索推出“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的发展模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亲自招商、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常态化研究解决发展难题,还将其纳入对县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市毛绒办按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创新实施“毛绒玩具+文旅”,推动毛绒玩具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发设计了独具安康特色的形象IP,探索实施了全国首家毛绒玩具主题机场建设,改造培育了两条毛绒玩具主题街区,组织编排了毛绒玩具主题巡游巡演系列节目,积极推进毛绒玩具主题城市建设,以毛绒玩具产业为文旅产业赋能,以文旅产业促进毛绒玩具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今年安康旅游市场复苏的重要支撑。

  (二)精准施策,狠抓落地落实。为加快推进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市政府设立了1亿元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前100家在安康注册企业法人证照、落户当地稳定营业一年以上、用工人数不低于200人、年工资发放额度不低于500万元的,给予每户企业一次性项目资金奖补100万元;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每年奖励前30户重点毛绒玩具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按实际支出全额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毛绒玩具企业每吸纳一个脱贫人口就业且稳定半年以上的,给予企业2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对就业人员实施6个月“以工代训”技能培训,每人每月补贴600元,补贴标准为3600元,由企业组织实施培训,政府将补贴直接兑现给企业。2022年10月,市政府又出台了12项含金量高的《持续推动毛玩具文创(织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继续扶持产业做大做强。五年多来,安康市各级各部门坚持说了算定了干,持之以恒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落细,整合各类资金超5亿元用于毛绒玩具企业厂房建设和装修,筹集2.5亿元用于毛绒玩具企业发展及各类补贴兑现。

  (三)靶向招商,主攻全产业链。牢固树立招引一个企业远不如落地一个产业的链式招商思维。紧扣全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先后在河北雄安、江苏扬州、广东东莞、浙江义乌等地举行毛绒玩具专场招商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广交会、上海国际玩具展等展会活动,不同方式宣传推介安康发展毛绒玩具产业支持政策。成功引进了扬州安贝斯玩具、东莞伟高、义乌超其特、宁波和帆、浙江海利、韩国德林国际等一批业内领军企业落户安康。发展过程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加速产业配套,建成了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原辅料批发、产品展销、物流配送、电商运营等“五大中心”、毛绒玩具产业链辅料孵化园,以及PP棉和毛绒玩具面料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产业链闭环。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链式招商经验做法获得陕西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在全省推广。

  (四)完善配套,突破发展瓶颈。在融资方面,联合建行创新推出“新社区工厂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在物流方面,引进上港集团投资建设安康“无水港”,推出公铁海多式联运服务,开通了“安西欧”中欧班列,力促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开通了安康至广州、上海、深圳、常州直航航班,打通直通长三角的“空中走廊”,为来安康投资发展的毛绒玩具企业家提供快捷通道。在人员培训上,创新推出“以工代训”,开办新社区工厂大讲堂及各类技能大赛,以生产技能、消防安全为重点进行全员免费培训。在拓展市场方面,连续举办三届毛绒玩具国际创意设计大赛暨产业发展高峰会,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纳米毛绒多功能纤维协同创新中心、安康智慧玩具创新中心、全球毛绒潮玩创新中心等平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蓄势储能。同时,配套建设“儿童之家”“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切实解决新社区工厂员工的老人照料、小孩接送等问题,解决就业群众后顾之忧。

  三、主要成效

  一是顺应双循环,培育了新兴产业。一个全新的、没有污染的、面向全球的、可以大量复制、不断升级的产业在安康落地生根并不断壮大,将实现落后山区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同时,毛绒玩具产业既是轻工产业也是文创产业,国外市场庞大,国内市场正在兴起,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毛绒玩具的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安康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二是激活了乡村,拓宽了就业渠道。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突出了就业优先导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素质,摆脱了贫困,使依托土地赖以为生的农民蜕变成了有技术的产业工人,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素质,加速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成为就地就近“幸福就业”的安康样板。

  三是培育了新风,和谐了社会关系。承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转移安康,植入新社区工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既解决了增收致富问题,还有效解决了农村“三留守”问题,让群众生活有奔头、心里有希望,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十三五”期间安康市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前列。

  四是锻炼了干部,促进了深化改革。过去安康是以农为主的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熟悉服务“三农”工作,对发展工业比较陌生,毛绒玩具的到来,国外订单的涌入,外地优质企业的引进,倒逼我们改变工作思路,改进办事流程,改善营商环境,一批干部正成为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

  五是提升了形象,引发了广泛关注。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康市毛绒玩具厂考察时,对我们“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陕西省委、省政府将毛绒制品作为支持陕南优先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安康发展毛绒玩具产业解决群众就业增收做法先后被评为“全国2019民生示范工程”“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全国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国内外主流媒体先后超百次高频报道,毛绒玩具一直是外界关注安康的焦点。


  近年来,安康毛绒玩具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处在从“0”到“1”的初级阶段,存在创新能力偏弱、产业链有而不优等诸多短板弱项,需要我们保持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推进毛绒玩具+文旅、毛绒玩具+科技、毛绒玩具+潮玩等融合发展,开辟新赛道,培育新业态,丰富新产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有机统一,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毛绒玩具企业达到1000家(点)以上,实现产值超百亿元,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

  四、经验和启示

  回顾安康毛绒玩具产业发展历程,我们总结了三条基本经验:一是谋事贵在务实,承接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新社区工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增收的生动实践,是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的务实之举,这是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源。二是干事贵在担当,安康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高位推进,全市人社系统齐心协力、担当有为,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三是成事贵在坚持,全市上下紧抓不放、持续用力,不断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完善政策,推动从点上突破到遍地开花、从数量扩张到质效提升,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得出了三点启示:

  一是顺应了移民搬迁生产力变革的要求。承接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新社区工厂不是济一时之困,而是解一世之贫,农民摆脱了对利用土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生存依赖,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松散式农民锻造成纪律严明、紧张有序、操作规范的产业工人,这不仅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迁,更是一场强烈的农村生产力自我革命。

  二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是重大政治责任,全市91.9%的国土面积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毛绒玩具产业污染能耗小、从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符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为欠发达地区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是顺应了深化东西部协作共同发展的要求。安康借力苏陕扶贫协作,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倾力发展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变扶资金为扶项目、引企业为兴产业,促进了东部市场、技术、品牌资源与安康人力、生态资源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实现了产业错位、共同发展、互利双赢,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机制。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