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社局:信息化赋能 就业服务取得新突破

  (通讯员:付甦)

  今年以来,安康市人社局以信息化赋能就业创业服务,着力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以信息技术推动业务转型和流程优化,通过“加减乘除”组合拳,为劳动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数字化就业服务。

  突出重点,数据整合做“加法”

  对于“归雁”陈波来说,没想到自己回乡创业的起源竟是人社部门的一次创业意愿采集,原来,通过数据采集及分析,陈波等外出创业务工能人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通过政策宣传和精准招商,陈波带着1.5亿元的富硒太极谷旅游度假区项目回家乡创业。这种由大数据分析发现“亲带亲邻带邻”的群雁,并持续关注其中发挥就业带头作用的头雁,为之进行精准的政策推送,吸引其返乡创业,成为归雁,反哺家乡的服务方式,就是精准就业服务的典范,而这种服务的关键就是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

  安康市人社局以覆盖全市280万人口的社保卡人员数据为基础,通过整理融合劳动者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相关业务数据,并将数据与与公安、卫健、教育等部门数据比对,结合全口径采集的劳动力信息,积极构建全市人力资源信息库。通过对信息库中每个劳动者信息的分析汇总,串联起劳动者的就业轨迹,为劳动者进行精准画像,从而推荐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和岗位。如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数据,主动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比对失业保险、技术技能证书数据,主动为劳动者推送技能提升培训;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比对得到的精准画像,主动为劳动者推送创业政策……整合数据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正发挥着“1+1>2”的作用。

  破解难点,优化服务做“减法”

  针对以往办理综合性业务时,群众办事材料多、流程多、跑腿多“三多”问题,为了让“群众少跑路、信息多跑腿”,安康市人社局通过信息化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事项的快速办理。“以前办理不同的业务,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每次都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现在不一样啦,登录一体化受理平台办理,只需输一次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办理不同的业务,而且县区的办理进度我这里直接就能看到”,市创业就业中心综合窗口的工作人员说。通过将市县乡(镇)三级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社保卡等业务系统聚集融合,使群众办理就业创业事项只进“一扇门”,不仅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和业务的协同联动,更有力的推动人社业务跨地域、跨层级办理,为下一步同城通办、异地联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没想到办理创业贷款这么方便,在手机上填写申请表、拍照上传资料,经办人员就主动和我联系了,约好时间,实地考察后,创业贷款很快就批下来,有了这些贷款,我就可以扩大生产种植规模啦”,近日,拿到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致富带头人郑时平高兴的说。为了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针对用户的使用习惯,安康人社局积极拓宽“安康智慧人社”网上服务渠道,不仅有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自助服务终端,还开通了微信小程序、微信服务号、支付宝小程序,累计注册用户超过61万人,完成事项上网339项。今年以来,全市仅创业担保贷款一项业务就网办1591笔,发放贷款5.35亿元,直接扶持和带动就业8770人。信息化不仅带来了服务能力的提升,更倒逼业务结构调整、流程优化,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服务形式的创新,使人社服务向着“就近办”“随时办”不断升级。

  建强支点,构建服务体系做“乘法”

  太阳刚出来,信息员陈万莉又骑着摩托车入户去了,“我今天准备到2组那边去,昨天杨叔家的老大在手机上填报了想参加建筑类的技能培训,我再去详细了解一下,顺便把其他的几户也跑完,看看其他人的就业情况有没有发生变化。”陈万莉说,“如果有变化,我会随时在信息系统中申报劳动力变化情况。”陈万莉是旬阳市红军镇红军村的人社信息采集员,和该市其他309个村(社区)的信息员一样,他们每天在村内奔忙着,负责采集和更新劳动力信息。这些包含被采集或者劳动者自主登记的包括就业经历、技能水平、培训意愿、就业需求等4大类54项相关信息,由各镇就业(社保)服务站分类汇总后,上传至旬阳市人社局,旬阳市人社局一方面根据监测信息开展预测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近期工作的指引,另一方面将数据上传至安康市人社局,安康市人社局则进一步与数据库信息进行比对,完善数据质量、指标维度,形成信息“采集日常化、分析月份化、比对季度化”的工作机制,循环往复,仅旬阳市就建成了一个包括25万人就业需求、培训意愿、创业情况的劳动力资源“超市”。

  为了对就业者需求信息进行及时、精准的收集与分析,更好的向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安康市人社局积极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以市人社局、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统领,对内负责统筹全市就业资源和维护数据信息、开展大数据分析,对外负责跨市、跨省就业合作对接;县区人社局通过劳动力就业分析应用平台,定期对域内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培训、社保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用于指导工作;镇办建立就业(社保)服务站139个,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集中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活动;村(社区)设立劳务服务公司1388个、搬迁社区服务窗口99个,点对点的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服务。202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余人,1033家新社区工厂,吸纳就业3.4万人,其中脱贫人口近9千人。

  找准接点,多元化服务做“除法”

  “以前找工作需要各个地方跑,现在手机就能找工作,省时省力,有时我还帮村里人查呢”,保安小刘说。为了促进劳动者就业,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的效率,更好的为劳动者提供找工作、学技能、查政策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岗位招聘、关系建立、社保申报等服务,为人力资源公司提供数据、流量、岗位服务,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市场主体运作、人力资源公司互相协助的思路,安康市人社局依托苏陕劳务协作、秦巴就业联盟等劳务合作机制,积极与省内外2800余家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与常州、义乌等城市开展劳务对接,将符合安康劳动力资源需求的招聘信息,自动筛选、实施发布在“安康智慧人社”的各种服务渠道中,通过跨区域协同的方式,把海量的岗位信息从“有什么”变为“需要什么”,为劳动者进行个性化服务;整合全市144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成立了安康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通过规模效应更好的提供信息发布登记、现场对接洽谈、远程网络面试等服务,从而精确掌握用工需求、高效招募人员、调剂用工余缺;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兜底保障的公益属性,为数据筛查和采集出的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灵活用工、社区工厂等个性化就业援助,跟踪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已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91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27人,城镇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就业3042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7594人、就业见习1400人,组织重点群体参与职业技能培训34611人/次,为全市118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780万元,为726人发放失业补助金276万元。

  在不久前落幕的以“科学职业指导、精准就业服务”为主题的全国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上,代表陕西省参赛的旬阳市三级就业社保服务体系斩获“全国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三等奖”,就是安康市人社系统以信息技术促进就业创业、为劳动者提供精准服务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安康市人社局将在总结旬阳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人力资源信息库,优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完善求职招聘、创业服务、技能培训、公共就业社保平台体系,打造功能更加完备的数字化就业服务模式。


请识别通讯员联系码 和 微信公众号.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