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43.jpg

  在深入开展 “三个年” 活动、全力打好 “八场硬仗” 的大背景下,稳就业促增收作为关乎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紧盯底线任务、聚焦重点群体发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必由之路。

  明确底线任务,筑牢就业基本盘

  稳就业的底线任务,在于保障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确保失业率维持在合理区间。为此,需从政策扶持与市场调节两方面协同发力。一方面,政府应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就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体系。例如,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保补贴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激发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就业信息的匹配效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网络,线上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推送岗位信息,线下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就业洽谈会,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面对面沟通的桥梁。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促就业

  高校毕业生群体

  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的新生力量,其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鼓励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适应性。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习让毕业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政府还应出台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贷款等一站式服务,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他们的就业稳定至关重要。要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如在建筑行业,开展建筑施工技能培训;在制造业,开展机械操作、数控加工等技能培训。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建立农民工就业信息库,实时掌握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求职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就业困难人员群体

  对于就业困难人员,要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实施一对一的帮扶措施。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如社区保洁员、保安、公共设施维护员等岗位。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同时,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给予企业适当的岗位补贴和奖励,提高企业参与就业援助的积极性。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增收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要保障就业数量,更要提升就业质量。一方面,要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如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能够提供大量高收入、高技能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完善劳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确保劳动者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权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除了依靠提高工资标准,还应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通过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等方式,让劳动者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4.jpg

  稳就业促增收硬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同作战。只有紧盯底线任务,聚焦重点群体精准发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切实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为陕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61-2 期待您关注.jpg

第59-3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 刊 网 矩阵.jpg

第58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陕西人社政策法规》数字融媒体开始订阅.jp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