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宜服“四物汤”

  (作者:长武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徐文虎)

16.png

  因工作性质,我经常能和离退休老同志打交道,在我接触的离退休老人中,确有一小部分属于“牢骚”老人。他们心态失衡,怨气满腹,愤懑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当过官的老者,与自己过去在位时相比,门庭冷落,待遇锐减,抱怨自己“年龄没改小,交权退得早,‘官福’没享好,实惠差多了。”没有当官的老年人,抱怨自己过去“吃亏在脾气,不善拉关系,级别没上去,待遇实在低。”从县办企业退休的老人,抱怨自己“运气太不顺,一步进错门,现在后悔迟,样样不如人。”还有的离退休老人,或因子女工作没安排好,或因住房、医疗问题没解决好,便耿耿于怀,认为社会不公,到处发牢骚,泄私愤,不一而足。

  牢骚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情绪。细想起来,发牢骚,常抱怨至少有三点害处:

  一是不利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离退休人员中,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尊为“德高望重”者,其言论在群众中颇具影响力。如果不知道自律自重,放纵言行,势必造成一部分晚辈思想混乱,引发矛盾冲突。有的离退休老人总喜欢标榜自己当年在位时作风如何勤恳朴素、扎实苦干,仅凭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就抨击现在当官的不勤不廉、华而不实,甚至说什么“现在一切都是假的”,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不利于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难免会发出不平之声,并且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同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牢骚和指责毕竟是生活中最不和谐的噪音,哪怕你的遭遇比祥林嫂还惨,一味地抱怨,并将指责的矛头对准别人时,反而会让人对你产生反感,会认为你这个人没水平,是个“是非人”;有些话语传来传去,会损伤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是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巴甫洛夫说:“一切顽固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牢骚和抱怨产生的怒气会使人体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增加,使肝脏直接受损;同时,人发怒时,大量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造成心肌缺氧,从而加剧心脑血管病。

  老年人怎样才能消除牢骚和抱怨情绪呢?笔者冒昧开出一副“四物汤”——四味良药为:看点书,学点艺,找内因,勤干事。

  看点书。读书给人带来欢乐和智慧,使人顿感世界之大和自己之小,从而心胸开阔;读书使人不断获得新知识,在不断理解新事物中享受其中乐趣。这样就可以远离牢骚和抱怨。

  学点艺。一位刚退休时牢骚满腹的老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学会了电机修理技术,和一个青年人搭伙在镇上开展电机修理业务,技术日臻成熟,抱怨也离他而去。还有一位退休老干部学通了司仪民俗知识,经常主持农村红白喜事,平添了不少乐趣,牢骚也销声匿迹了。

  找内因。有一个人参加招聘考试三次成绩均未及格。第一次抱怨老师辅导质量太差;第二次责怪试题出的太偏;第三次又嫌报名应聘人数太多。听起来振振有词,实际上经不起推敲。华君武先生的漫画诗:“脚小偏嫌鞋子大,失眠迁怒枕头硬。弹琴嫌牛水平低,碰壁只因砖作梗。跌跤都为石档路,开水烫坏舌头根。生病全由药太苦,忠言实在太难听。脸脏就赖毛巾黑,外行只因书忒深。”幽默地指出常发牢骚之人把一切都推向外因,实际上得不到正确答案。所谓“家庭不和怨子女,关系不睦怨邻居。业绩平庸怨单位,生活懒散怨环境”,在心理学上称为“外射现象”,要跳出这样的“怪圈”,应该反过来从内因分析。

  勤干事。俗话说:“辛勤的蜜蜂没有时间抱怨。” 美国学者乔治说:“人类痛苦的产生,就是因为闲散时间太多,以至于让无意义的想法跑进了脑中而破坏了原来宁静的情绪。”实践证明,任何劳动,不仅使人能享受到劳动过程中的乐趣,而且劳动成果将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企盼,激发人们更加热爱生活。

  愿“牢骚”老人赶快服用“四物汤”,远离抱怨乐而康。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刊网.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