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海艳)
“我腿有点残疾,这份活儿不累,每天打扫完环境卫生,就能去忙别的事儿啦。”3 月 18 日上午,阳光洒满汉中市略阳县徐家坪镇上坪村张艳芳家的院坝。刚完成村道保洁工作回家的她,这份公益性岗位工作每年可为其带来 6000 元收入。
为解决脱贫巩固阶段易地搬迁户及就业困难 “三无” 人员的就业问题,汉中市略阳县人社局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针对部分因年龄偏大、学历低、技能不足导致的就业难题,对有就业意愿和一定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三无” 人员展开摸底排查。依据他们的就业意愿与能力,科学设置适配的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人岗匹配。通过这些小岗位,带动困难群众增收,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助力其在家门口就业,摆脱就业困境。
上坪村的蹇怀新也是略阳县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后上岗的村民之一。当天,走进蹇怀新家,屋内家具虽简单,但里里外外整洁干净,客厅摆放的一台崭新电视机格外显眼。夫妻俩满脸笑意,蹇怀新高兴地说:“这电视是去年拿工资买的。”
乡村公益性岗位给村里带来诸多积极变化,不仅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还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得力助手。徐家坪镇上坪村村民滕正举表示:“这几年,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变化很大,清扫村组公路的保洁员工作很负责。作为村民,我也要把自家门前卫生打扫好。”
据悉,为强化对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徐家坪镇制定了《徐家坪镇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岗位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考勤考核、督查、档案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健全岗位人员信息档案,做到人员情况清晰,实现规范管理。
下一步,县人社局将持续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 “兜底线、救急难” 的作用,全力托底安置无业可扶、无法外出、缺乏稳定收入的劳动力。做到精准确定帮扶对象、精准设置岗位、精准落实保障、精准实施管理,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促进困难群众增收。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